杜邦BW30FR-400/34抗污染反渗透膜清洗注意事项

杜邦BW30FR-400/34作为一款专为高污染水源设计的抗污染反渗透膜元件,凭其34mil宽进水流道、1-13的宽pH耐受范围以及优异的脱盐率和产水量表现,在水处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。但即便具备强大的抗污染能力,在长期运行过程中,膜表面仍会不可避免地积累污染物,导致产水量下降、脱盐率降低等问题。科学规范的清洗是恢复膜元件性能、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,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杜邦BW30FR-400/34抗污染反渗透膜清洗注意事项相关内容。

4寸膜.jpg

一、清洗前的准备工作

① 在污染判断上,需结合运行数据和水质分析,明确污染物类型,若产水量下降明显且压差增大,可能是颗粒污染或胶体污染;若脱盐率大大地降低,多为有机物污染或生物污染。可通过SDI监测数据辅助判断,该膜元件要求进水SDI≤5,若运行中SDI超标且持续时间较长,需重点排查颗粒污染。

② 设备检查方面,需确认清洗系统的完整性和密封性,包括清洗泵、过滤器、管路及阀门等,避免清洗过程中出现泄漏或短路。同时,检查膜元件安装状态,确保玻璃钢外壳无破损、盐水密封完好,防止清洗液旁流影响清洗效果。此外,需提前排放膜系统内残留的原水,用清水冲洗管路,去除部分松散污染物。

③ 药剂准备需严格遵循产品要求,根据污染物类型选择适配的清洗药剂。由于该膜元件为聚酰胺复合薄膜,需避免使用含游离氯的清洗液,其游离氯耐受量<0.1ppm,过量氧化剂会导致膜过早失效,且氧化损伤不在质保范围内。清洗药剂的pH值需控制在1-13之间,建议通过小试确定最佳药剂浓度,避免浓度过高对膜造成不可逆损伤。

 

二、清洗过程中的操作规范

清洗过程需严格把控温度、压力、流量等关键参数,遵循“由浅入深、循序渐进”的原则。温度控制上,短期清洗时水温不宜超过45℃,若pH值高于10,清洗温度需降至35℃以下,避免高温与高pH值共同作用对膜元件造成损伤。压力方面,清洗时的系统压力应控制在低于正常工作压力的范围内,最大压降不得超过1.0bar,防止高压导致污染物压实到膜表面,反而加剧污染。

流量控制需保持稳定,建议按照膜元件的设计通量调整清洗流量,确保清洗液能充分流经34mil宽进水流道,实现对污染物的有效冲刷,同时避免流量过大造成膜叶损伤。清洗方式采用循环清洗,即清洗液从膜元件的进水端注入,浓水端排出后回流至清洗槽,循环过程中需定期检测清洗液的pH值和污染物浓度,当pH值变化超过0.5或污染物浓度不再升高时,需及时更换清洗液。

清洗顺序建议先进行碱洗再进行酸洗,碱洗可去除有机物、生物膜等污染物,酸洗则针对水垢、金属氧化物等无机污染。每次清洗的持续时间需根据污染程度调整,单次清洗时间不超过30分钟,若污染严重可重复清洗2-3次,但两次清洗之间需用清水冲洗膜元件,避免不同类型药剂发生反应生成沉淀。

 

三、清洗后的关键步骤

清洗后的漂洗和性能检测直接关系到膜系统的后续运行效果。漂洗阶段需用符合要求的清水持续冲洗膜元件,直至排出水的pH值恢复至中性、电导率稳定,且无明显污染物残留。漂洗过程中需保持适当的流量和压力,确保将膜孔内残留的清洗药剂和脱落的污染物彻底清除,避免残留药剂对膜造成长期腐蚀。

性能检测需在标准测试条件下进行:2000ppm NaCl、225psi(15.5bar)压力、25℃水温、pH值8以及15%回收率,对比清洗前后的产水量和脱盐率数据。若清洗后产水量恢复至额定值的±15%范围内,稳定脱盐率达到99.5%左右,则说明清洗有效。若性能未达标,需分析原因,可能是污染物未彻底清除或膜元件已出现不可逆损伤,必要时可调整清洗方案再次清洗。

清洗后的存放也需格外注意,若短期内恢复运行,可将膜元件浸泡在清水中,保持湿润状态;若长期停用,需采用专用保护液浸泡,密封保存于阴凉干燥处,避免阳光直射和低温冻裂,同时定期检查保护液状态,防止膜元件干燥失效。

杜邦RO反渗透膜 (3).jpg 

杜邦BW30FR-400/34抗污染反渗透膜的清洗需结合产品特性,遵循“科学判断、规范操作、精细维护”的原则,严格把控每个环节的注意事项。只有这样,才能有效恢复膜元件性能,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,充分发挥其在高污染水源处理中的优势,为水处理系统提供可靠保障。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杜邦BW30FR-400/34抗污染反渗透膜清洗注意事项相关的资讯,欢迎随时在本网站留言或来电咨询相关资讯!感谢您认真阅读!

 

本文由环润环保(http://www.huanrunsz.com/)原创首发,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或注明文章出处!

 

你可能还想了解:

西门子EDI模块说明书运行故障有哪些?

IONPURE西门子edi模块如何辨认真假

过滤器定制流程

免费咨询

提供需求

免费设计

免费报价

无忧安装

售后服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