锰砂过滤器清洗注意事项
在水处理领域,锰砂过滤器凭借其出色的除铁除锰能力,广泛应用于地下水、工业用水等多种水源的净化处理。但是要想让锰砂过滤器持续高效运行,定期清洗非常重要。在此环润环保为大家详细介绍锰砂过滤器清洗的注意事项相关内容。
清洗前的全面检查
设备状态确认:在进行清洗作业前,务必确保锰砂过滤器已停止进水。打开排气阀和排污阀,将罐内积水彻底排空,同时释放罐内压力,直至压力表显示为0。带压反冲极易引发管路冲击或水锤现象,可能导致管道破裂、阀门损坏等严重后果,所以这一步绝不能马虎。
反冲洗系统检查:仔细检查反冲洗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,包括水泵、管路和阀门。反冲洗水泵的压力需与设计值精准匹配,一般在0.2-0.4MPa之间。检查布水器和滤帽是否存在堵塞情况,一旦堵塞,水流分布会严重不均,影响反冲洗效果;同时确保排污管路畅通无阻,防止废水淤积,降低反冲效率。
参数精准预设:根据进水的铁锰浓度以及滤层的实际污染程度,合理预设反冲洗强度。正常情况下若水中铁锰含量较高,可适当提高反冲洗强度,但切不可超过25L/(m²・s),以免造成滤料流失。确定反冲洗周期时,应优先以进出口压差作为判断依据,当压差达到0.1-0.15MPa时,必须及时进行反冲洗,而不能单纯依赖时间来决定,避免过早或过晚反冲。
清洗过程中的关键控制
冲洗方式的合理选择:
气水联合冲洗:鉴于铁锰氧化物具有较强的黏性,气水联合冲洗是较为推荐的方式。先通入压缩空气,强度控制在10-15L/(m²・s),擦洗3-5分钟,利用气泡的剧烈扰动破除滤料表面的硬结,然后再进行水洗。这种方式能够减少水洗时间,提高清洗效率。
单独水洗:仅适用于污染程度较轻的场景,即水中铁锰浓度≤1mg/L时。这会需要适当延长冲洗时间至10-15分钟,以确保铁锰氧化物能够彻底从滤料表面剥离。
滤层膨胀率的严格把控:反冲洗过程中,滤层需均匀膨胀,膨胀率应精准控制在30%-50%,即滤层厚度增加30%-50%。若膨胀不足,滤料间隙过小,杂质无法有效排出,长期积累易导致滤层板结;若膨胀过度,滤料相互碰撞过于剧烈,由于锰砂硬度相对较低(莫氏硬度5-6),可能造成锰砂磨损甚至流失。要通过精确调节反冲洗流量来严格控制滤层膨胀率。
排水观察与终点判断:密切留意排污口的出水状态,初始阶段,出水因含有大量铁锰氧化物而呈现棕黑色,随着冲洗的持续,颜色会逐渐变浅。当出水浊度接近进水浊度,呈现清澈或微黄状态时,即可停止反冲洗操作,避免过度冲洗造成水资源的浪费。严禁在排水仍浑浊时提前停止反冲洗,否则残留杂质会重新附着在滤料表面,致使下次运行时过滤器压差迅速升高。
清洗后的收尾操作
正洗处理:反冲洗结束后,及时关闭反冲阀门,开启正向进水阀,以正常滤速(8-12m/h)进行正洗,时间控制在2-3分钟。正洗的主要目的有两个:一是排出滤层中残留的反冲洗废水,防止恢复运行时初期出水浑浊;二是促使滤料自然沉降分层,使下层为粗颗粒,上层为细颗粒,从而恢复过滤器的过滤精度。
滤料状态检查:正洗完成后,打开过滤器的观察窗或人孔,仔细检查滤料是否平整,有无局部凹陷现象。若出现局部凹陷,很可能是布水器堵塞导致冲洗不均,此时需停机进行检修。若发现滤料表面仍存在黑色硬结,需重新进行气水联合冲洗,必要时可适当提高气洗强度,以确保滤料恢复良好的工作状态。
特殊情况处理
滤层板结:当出现反冲洗时滤层局部不膨胀,排水持续浑浊的情况,极有可能是滤层板结。处理方法如下:先加大气洗强度至15-20L/(m²・s),并延长气洗时间至5-8分钟;接着用40-50℃的热水进行冲洗,利用温度破坏氧化物的黏性;若板结情况严重,可能需要人工松动滤料,甚至部分更换滤料。
滤料流失:滤料流失通常是由于反冲洗强度过高、滤帽破损或排水滤网孔径过大所致。一旦发现滤料流失,应立即降低冲洗流量,停机检查滤帽和滤网,及时更换破损部件,并补充流失的锰砂,补充的锰砂粒径需与原有滤料一致。
低温环境:在低温环境(<5℃)下,铁锰氧化物的黏性会明显增加。需适当提高反冲洗强度,幅度约为10%-20%,或者延长反冲洗时间至15-20分钟,以避免冲洗不彻底,影响过滤器的正常运行。
锰砂过滤器的清洗工作是保障其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。只有严格按照上述注意事项进行操作,才能确保锰砂过滤器的反冲洗效果,维持滤料活性和过滤效率,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。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锰砂过滤器清洗注意事项相关的资讯,欢迎随时在本网站留言或来电咨询相关资讯!感谢您认真阅读!
本文由环润环保(http://www.huanrunsz.com/)原创首发,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或注明文章出处!
你可能还想了解: